血常规不能查出乙肝。乙肝病毒感染需要通过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检测等专项检查确诊,血常规仅能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基础指标的变化。
血常规检查主要评估血液成分的数量和形态,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这些指标可能因感染、贫血、炎症等非特异性因素出现异常,但无法直接识别乙肝病毒。例如,乙肝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但这些变化也常见于其他疾病,缺乏特异性。
乙肝诊断依赖特异性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确诊现症感染的关键依据,乙肝核心抗体可区分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乙肝病毒DNA检测则能直接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若血常规发现异常合并肝炎症状,医生会结合肝功能、超声检查和乙肝专项检测综合判断。建议有高危暴露史或疑似症状者直接进行乙肝五项检测,避免依赖血常规延误诊断。
日常预防乙肝需接种疫苗、避免不洁针具或血液接触。若已确诊乙肝,应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肝脏影像学变化,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饮食需控制高脂食物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取,避免饮酒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