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通常与椎间盘退变、外伤、长期劳损等因素有关。
1、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下腰部持续性钝痛或锐痛,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可能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避免久坐久站。
2、下肢放射痛下肢放射痛多表现为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可能与神经根受压有关。患者可进行牵引治疗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手术。日常应避免弯腰搬重物。
3、麻木无力神经受压严重时可出现下肢麻木、肌力减退,甚至足背伸无力。患者可进行肌力训练改善症状,必要时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若出现马尾综合征需立即手术减压。
4、卧床休息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周,选择硬板床,保持腰椎生理曲度。卧床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疼痛缓解后逐步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
5、物理治疗超短波、中频电疗等物理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牵引治疗可增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治疗期间需配合康复医师指导,避免过度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日常可进行游泳、慢跑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但需避免剧烈扭转腰部动作。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出现进行性神经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