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
1、感觉异常周围神经炎患者常出现肢体麻木、刺痛或烧灼感,症状多从远端向近端发展。早期可能表现为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严重时可能出现痛觉过敏或感觉丧失。这类症状与神经纤维脱髓鞘或轴突变性有关,需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损伤程度。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慢性期需结合康复训练。
2、运动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肌力下降、肌肉萎缩和腱反射减弱,常见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或酒精中毒性神经炎。下肢远端肌群受累时可出现足下垂或跨越步态,上肢受累时表现为精细动作困难。这种情况需要控制原发病,同时使用依帕司他片改善微循环,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维持肌肉功能。
3、自主神经症状可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出汗异常或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神经炎。胃肠神经受累时出现腹胀便秘,心血管调节异常时引起心率波动。这类症状与细小神经纤维损伤相关,需使用硫辛酸注射液抗氧化治疗,严重时需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
4、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选用神经营养药物如腺苷钴胺注射液,疼痛明显者可用普瑞巴林胶囊调节神经兴奋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需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神经炎应联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5、康复治疗急性期过后应进行运动疗法预防关节挛缩,包括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和低频脉冲电刺激。感觉障碍者需进行触觉再教育训练,配合温水浴改善血液循环。平衡功能障碍者建议使用减重步行训练,同时通过矫形器矫正足下垂等畸形。
周围神经炎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全谷物和绿叶蔬菜,避免高糖饮食加重代谢性神经损伤。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注意肢体保暖防止冷刺激加重症状。定期监测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戒烟限酒以减少神经毒性损害。睡眠时抬高肢体减轻麻木感,使用防滑垫预防感觉障碍导致的跌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