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垂主要表现为会阴部坠胀感、排尿异常、排便困难、阴道肿物脱出及性交不适等症状。子宫下垂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雌激素水平下降及先天发育异常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锻炼、子宫托放置、中药调理、雌激素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会阴部坠胀感患者常自觉会阴区域持续沉重或下坠,久站或劳累后加重,平卧可缓解。这与子宫韧带和盆底支撑结构松弛导致器官移位有关。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严重者需使用子宫托或考虑盆底重建术。
2、排尿异常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排尿不尽或反复尿路感染。脱垂的子宫压迫膀胱颈部导致尿道角度改变。建议定时排尿、减少咖啡因摄入,医生可能开具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缓解尿频,或选择阴道前壁修补术。
3、排便困难直肠受压时出现便秘、需手指协助排便。重度脱垂可能伴随直肠膨出。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腹部按摩有帮助,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严重病例需行直肠悬吊术。
4、阴道肿物脱出站立时可见粉红色组织从阴道口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复位。这与宫颈和阴道壁脱垂相关。避免提重物,使用补中益气丸调理,Ⅲ度以上脱垂需行阴式子宫切除术。
5、性交不适性交疼痛或阴道松弛影响生活质量,多因阴道壁弹性下降及解剖位置改变。局部应用雌三醇乳膏可改善黏膜萎缩,配合盆底康复治疗,顽固性病例可选择阴道紧缩术。
子宫下垂患者应避免长期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每日坚持提肛运动,BMI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建议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出现脱出物糜烂时及时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绝经后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雌二醇凝胶维持盆底组织弹性,所有手术治疗后均需定期复查盆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