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缓解、支具矫正、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足底筋膜炎长时间站立或运动过度导致足底筋膜劳损,表现为晨起第一步剧痛。建议减少跑跳活动,选择足弓支撑鞋垫,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
2、跟腱炎运动前热身不足或鞋子不合脚引发跟腱反复牵拉损伤,伴随局部肿胀发热。需暂停剧烈运动并冰敷,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贴膏、依托考昔片、酮洛芬缓释胶囊。
3、跟骨骨刺长期足部受力不均形成骨质增生,X线检查可确诊。夜间可用温水泡脚软化角质,严重者需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或跟骨减压术。
4、外伤因素高处坠落或硬物撞击可能导致跟骨骨裂,需通过CT排除骨折。急性损伤应立即制动并加压包扎,恢复期可配合超声波治疗促进愈合。
避免穿硬底鞋行走,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明显红肿时应至骨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