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蛋白过敏性青光眼是一种由晶状体蛋白过敏反应继发的继发性青光眼,属于罕见病范畴,临床表现为眼压升高、视力下降、眼红眼痛等症状。
1、发病机制晶状体蛋白外溢引发Ⅲ型超敏反应,导致小梁网炎症阻塞房水流出通道,眼压升高。可能与外伤性晶状体囊膜破裂或白内障手术后残留皮质有关。
2、临床特征典型表现为突发眼胀痛伴视力骤降,检查可见睫状充血、角膜水肿、前房大量炎性细胞,眼压常超过40mmHg。需与感染性眼内炎鉴别。
3、诊断要点需结合病史、房水细胞学检查及特异性IgG检测。超声生物显微镜可显示晶状体囊膜缺损位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有助于评估视神经损伤程度。
4、治疗原则急性期需紧急降眼压治疗,可选用甘露醇静脉滴注、布林佐胺滴眼液。根本治疗需手术清除残留晶状体物质,严重病例可能需联合玻璃体切除术。
术后需定期监测眼压和视功能,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再次诱发过敏反应,建议每3个月进行眼底照相随访视神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