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感冒可能引发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通常由病毒持续感染、继发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治疗不当等因素引起。
1. 病毒持续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未完全清除可能导致症状迁延,表现为持续低热、鼻塞超过10天,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抗病毒药物。
2. 继发细菌感染鼻腔黏膜损伤后易合并细菌感染,可能诱发化脓性鼻窦炎,伴随黄绿色脓涕和头痛,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3. 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感冒病程更长,可能反复发热超过2周,需调整基础疾病用药并配合匹多莫德、脾氨肽等免疫调节剂。
4. 治疗不当滥用抗生素或过早停药易导致病情反复,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需停用可疑药物并加用护肝片、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等保肝药物。
感冒超过10天未愈建议完善血常规和胸片检查,日常保持空气流通并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避免劳累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