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是由细菌、阿米巴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常见类型包括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早期表现为发热、右上腹痛,进展期可能伴随寒战、黄疸,严重者可导致脓毒血症。
1、病因:细菌感染是主要诱因,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通过胆道、血液或邻近器官感染扩散至肝脏;阿米巴性肝脓肿则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经肠道侵入肝脏引起。
2、症状: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右上腹钝痛或胀痛,部分患者伴恶心、食欲减退,阿米巴性肝脓肿可能出现果酱样痰或腹泻。
3、诊断: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超声或CT可见肝脏低密度占位,穿刺脓液培养可明确病原体,阿米巴血清学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4、治疗:细菌性肝脓肿需静脉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脓肿较大时穿刺引流;阿米巴性肝脓肿首选甲硝唑联合氯喹,严重者需穿刺抽脓。
患者应卧床休息,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治疗期间监测体温及腹痛变化,出现寒战、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