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是肝脏内形成的化脓性病灶,主要包括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真菌性肝脓肿等类型,通常由感染、寄生虫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引起。
1. 感染因素细菌通过胆道、门静脉或直接扩散侵入肝脏,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可表现为发热、右上腹痛,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甲硝唑、左氧氟沙星。
2. 寄生虫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经肠道侵入肝脏形成脓肿,典型症状为果酱样痰、弛张热,治疗采用甲硝唑联合氯喹或双碘喹啉,严重者需穿刺引流。
3. 胆道疾病胆管结石或狭窄导致胆汁淤积继发感染,可能伴随黄疸、寒战,除抗生素外需解除胆道梗阻,药物可选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
4. 免疫功能缺陷糖尿病患者或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易发生肝脓肿,症状不典型但易复发,需控制基础疾病并延长抗感染疗程,必要时手术清创。
出现持续发热伴肝区疼痛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脓肿破裂,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