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对药品过敏可通过停用可疑药物、抗过敏治疗、替代药物选择、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药品过敏通常由药物成分不耐受、既往过敏史、药物相互作用、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
立即停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感冒药,常见致敏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或某些中成药添加剂,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面部肿胀或呼吸困难。
轻中度过敏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严重过敏需及时注射肾上腺素,过敏期间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喉头水肿等危急症状。
对西药过敏者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或改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疗法,选择替代药物前需确认无相关成分交叉过敏风险。
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需立即急诊处理,慢性过敏患者应进行过敏原检测,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孟鲁司特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预防。
感冒期间应详细记录用药史,避免重复使用致敏药物,选择药物时仔细阅读成分表,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可咨询医生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