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显著降低艾滋病传播概率,但无法完全杜绝感染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安全套使用规范性、病毒暴露量、皮肤黏膜完整性、其他性传播疾病共存。
安全套全程正确使用是防护关键,破裂或滑脱会导致防护失效。建议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使用前检查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
安全套无法覆盖的皮肤区域若接触大量含病毒体液仍可能感染。高危性行为后72小时内可考虑暴露后预防用药,如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
口腔溃疡、肛裂等黏膜破损会增大感染风险。存在皮肤破损时应避免高危接触,必要时使用阻隔膜进行额外防护。
梅毒、生殖器疱疹等性病会破坏黏膜屏障,使HIV感染概率提升数倍。定期进行性病筛查,及时治疗合并感染可降低风险。
建议发生高危行为后及时进行HIV检测,窗口期后复查,日常保持单一性伴侣并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