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后反复发烧可能由术后吸收热、感染、肿瘤坏死或胆道梗阻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原因评估是否正常。
1. 术后吸收热:介入治疗导致的肿瘤组织坏死被吸收可能引发低热,体温多低于38.5度,持续3-5天可自行缓解,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多饮水观察。
2. 感染因素:介入操作可能引起胆道感染或菌血症,表现为寒战高热,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需进行血培养检查并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3. 肿瘤坏死:大面积肿瘤坏死释放炎性介质可能导致中高度发热,CT检查可见坏死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必要时联合地塞米松控制炎症反应。
4. 胆道梗阻:介入治疗可能加重胆管压迫导致胆汁淤积感染,出现黄疸伴弛张热,需通过PTCD引流或支架置入解除梗阻,同时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广谱抗生素。
建议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时间和伴随症状,若体温超过39度或持续超过1周,需立即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腹部影像学检查,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并避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