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介入治疗可能导致肝硬化加重或新发肝硬化,主要与肝脏基础病变、介入操作损伤、术后炎症反应及血管异常增生有关。
1. 肝脏基础病变晚期肝癌患者多合并慢性肝病,介入治疗的栓塞剂可能加重门静脉高压。建议治疗前评估Child-Pugh分级,使用护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
2. 介入操作损伤肝动脉化疗栓塞可能误栓正常肝组织血管,导致局部缺血坏死。需选择超选择性插管技术,术后监测肝功能,必要时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
3. 术后炎症反应化疗药物刺激可引发肝窦阻塞综合征,表现为腹水加重。需预防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配合利尿剂呋塞米联合螺内酯。
4. 血管异常增生反复介入可能诱发肝内血管侧支循环,增加肝纤维化风险。建议联合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控制肿瘤进展,减少介入频次。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硬度扫描,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行为,出现黄疸加重需立即复查门静脉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