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身体浮肿可通过抬高下肢、适度活动、调整饮食、穿戴弹力袜、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产褥期浮肿通常由静脉回流受阻、激素水平变化、钠盐摄入过多、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残留等因素引起。
1、抬高下肢平卧时将双腿垫高20-30厘米,利用重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每日可重复进行3-4次,每次持续30分钟。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不动,夜间睡眠时可侧卧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该方法适用于生理性浮肿,若伴随血压升高或尿量减少需及时就医。
2、适度活动产后24小时后可开始床上踝泵运动,每2小时做10次屈伸脚踝动作。顺产3天后、剖宫产1周后可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运动能增强肌肉泵血功能,但需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若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应立即停止。
3、调整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增加冬瓜、红豆、鲫鱼等利水食物,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瘦肉。哺乳期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左右,分次少量饮用。营养不良性浮肿需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族。
4、穿戴弹力袜选择压力梯度为15-20毫米汞柱的医用弹力袜,晨起前穿戴,睡前脱下。可减少下肢静脉淤血,预防血栓形成。穿戴时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出现皮肤瘙痒或疼痛需停用。合并静脉曲张或血栓史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遵医嘱用药病理性浮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或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中成药如五苓胶囊、黄芪颗粒可辅助利水消肿。禁止自行服用利尿药物,哺乳期用药需严格评估药物代谢影响。
产后6周内每日监测体重变化,若单日增加超过1公斤或浮肿持续2周未缓解,需排查心力衰竭、肾功能异常等疾病。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哺乳期避免服用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血压,贫血患者应持续补充铁剂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