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四季豆中毒通常由皂苷未破坏、植物血球凝集素残留、烹饪时间不足、个体敏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充分加热、避免生食、选择嫩豆、控制摄入量等方式预防。
1、皂苷未破坏四季豆含天然皂苷,未彻底加热时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呕吐。建议沸水焯烫10分钟以上破坏毒素,出现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铝碳酸镁片、颠茄片缓解。
2、凝集素残留植物血球凝集素在未熟豆角中含量较高,可能引发红细胞聚集反应。烹饪时需确保豆角失去生绿色,中毒后需就医检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维生素K1、葡萄糖酸钙。
3、烹饪时间不足急火快炒难以使豆角中心温度达到毒素分解要求。应延长焖煮时间至20分钟以上,若出现四肢麻木等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补液及维生素B6治疗。
4、个体敏感差异儿童或消化功能弱者对毒素更敏感。家长需将豆角切成小段确保受热均匀,出现腹泻可暂时禁食并补充口服补液盐,严重者需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
日常处理四季豆应撕除老筋、充分焯煮,避免凉拌生食,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及幼儿应减少食用量,出现持续呕吐或意识改变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