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临床评估、手术治疗等方式诊断和治疗,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外伤等原因引起。
1. 影像学检查头部CT是首选检查手段,可快速明确出血部位和范围,MRI对亚急性期出血和血管异常具有更高敏感性,脑血管造影能识别动脉瘤或血管畸形。
2. 实验室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可发现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异常,肝功能检测排除肝性脑病,电解质监测有助于判断继发性损害。
3. 临床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化意识障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血压监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至关重要。
4. 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幕上出血量超过30毫升,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用于深部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可缓解颅高压。
急性期保持安静卧位,监测生命体征,恢复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和肢体康复,控制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