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高血压患者可以安全生育,但需在孕前及孕期严格监测血压并调整用药。妊娠期高血压风险主要与血压控制水平、靶器官损害程度、合并症等因素有关。
1、孕前评估:计划妊娠前需全面评估心血管风险,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肾功能及眼底检查,必要时调整降压方案(如停用ACEI/ARB类药物)。
2、分级管理:轻度高血压(140-159/90-99mmHg)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中重度患者需使用妊娠安全药物如拉贝洛尔、甲基多巴等。
3、并发症预防:合并子痫前期高风险者需从孕12周起补充钙剂(每日1-1.2g),必要时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性治疗。
4、产时监护:分娩期需持续血压监测,硬膜外麻醉可帮助控制血压波动,严重高血压危象需静脉用拉贝洛尔或硝普钠。
建议备孕前3个月到产科及心内科联合门诊制定个性化方案,孕期保持低钠高钾饮食,每周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