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乙肝宫内感染可通过孕前筛查、孕期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免疫接种、避免产时损伤等方式实现。乙肝宫内感染通常由母婴垂直传播、母体病毒载量高、胎盘屏障功能异常、分娩过程暴露等原因引起。
1、孕前筛查:育龄女性孕前需检测乙肝两对半,确认感染状态及病毒载量,HBsAg阳性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评估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2、抗病毒治疗:高病毒载量孕妇妊娠24-28周起需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替比夫定等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母胎传播概率,通常伴随肝功能监测。
3、免疫接种: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需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完成3剂次疫苗接种程序,阻断率超过90%。
4、分娩防护:避免产程延长和会阴侧切等操作,剖宫产不能进一步降低传播风险,病毒载量控制是关键因素。
建议乙肝携带者孕妇定期监测肝功能与HBV-DNA,哺乳期无须中断抗病毒治疗,婴儿完成疫苗接种后需检测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