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瘙痒、肿胀及排便后出血,病情发展可分为早期不适、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1、早期不适肛门边缘轻微隆起伴局部瘙痒或异物感,多因久坐、便秘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可通过温水坐浴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缓解。
2、急性发作血栓性外痔形成时出现剧烈疼痛和紫硬结节,与用力排便或妊娠腹压增高有关,需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痔疮膏或化痔栓等药物。
3、慢性迁延长期存在的皮赘组织可能引起分泌物刺激皮肤,继发湿疹样改变,合并感染时需配合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治疗。
4、伴随出血排便时粪便摩擦导致血管破裂,表现为便后滴鲜血,需与肛裂鉴别,严重者需考虑硬化剂注射或痔切除术。
日常避免辛辣饮食和久蹲久坐,发作期每日温水坐浴2-3次,若出血持续超过1周或疼痛无法缓解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