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疼痛主要由于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炎症反应,常见诱因包括高嘌呤饮食、酒精摄入、肥胖及肾功能异常,急性期可通过抗炎药物缓解。
1、尿酸结晶沉积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饱和度时形成针状结晶,刺激关节滑膜产生剧烈疼痛,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
2、炎症反应激活尿酸结晶被免疫系统识别后释放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导致血管扩张和神经敏感。可配合局部冰敷缓解症状,药物选择包括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托考昔片等。
3、关节机械损伤长期未控制的痛风石会侵蚀关节软骨及骨骼,活动时加重摩擦痛感。需通过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减少结晶生成,严重者需手术清除痛风石。
4、神经压迫晚期痛风石体积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神经末梢,产生持续性钝痛。建议控制血尿酸水平在300微摩尔/升以下,药物联合使用苯溴马隆片促进尿酸排泄。
痛风患者需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急性发作期减少关节活动并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