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过敏可通过物理防护、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脱敏等方式治疗。紫外线过敏通常由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异常、光敏物质接触等原因引起。
1、物理防护:避免日晒高峰期外出,穿戴防晒衣帽及UPF50+防晒口罩,使用广谱防晒霜需每2小时补涂。遗传性光敏患者需全年加强防护。
2、外用药物:急性期可使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缓解红肿瘙痒,合并渗出时用硼酸溶液湿敷。皮肤屏障修复建议选用含神经酰胺的医用敷料。
3、口服药物:瘙痒明显可服用氯雷他定片,严重光敏反应需短期用泼尼松片。慢性患者可尝试硫酸羟氯喹调节免疫,但需监测视网膜毒性。
4、光疗脱敏:顽固病例可采用窄谱UVB逐步增量照射,配合小剂量补骨脂素增强耐受。治疗需持续数月,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反应。
日常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茴香,外出携带便携式紫外线监测仪,长期反复发作需排查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