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过多可能会增加致癌风险,尤其是胃癌。高盐饮食主要通过损伤胃黏膜、促进亚硝胺生成等机制增加风险。
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会直接损伤胃黏膜保护层,导致胃黏膜反复受损和修复,增加细胞突变概率。高盐环境还会抑制胃酸分泌,破坏胃内正常菌群平衡,为幽门螺杆菌等致癌微生物创造有利生存条件。腌制食品中的高盐与蛋白质分解产物结合,容易形成亚硝胺类强致癌物。我国部分地区胃癌高发与长期食用高盐腌制食品存在明显相关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但我国居民平均摄入量远超此标准。
部分人群对盐敏感性更高,如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等,高盐饮食对其致癌风险提升更为显著。遗传代谢异常人群对亚硝胺类物质的解毒能力较弱,高盐饮食可能进一步加重致癌物蓄积。长期高盐饮食合并吸烟、饮酒等习惯时,多种致癌因素会产生协同作用。某些特殊工种如盐场工人,因职业暴露导致盐相关癌症发病率略高于普通人群。
建议日常烹饪使用限盐勺控制用量,逐步适应清淡口味。多选择新鲜食材替代腌制食品,加工食品需注意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培养阅读食品标签习惯,警惕隐形盐摄入,如酱油、味精等调味品也含较高钠。保持饮食多样化,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其中的钾元素有助于平衡体内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