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烂姜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或胃肠不适。烂姜可能滋生霉菌或产生有毒物质,误食后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生姜腐烂后可能被黄曲霉菌污染,该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耐高温且毒性强,长期摄入可能损伤肝脏。腐烂部位还可能存在其他霉菌或细菌,如青霉菌、大肠杆菌等,这些微生物代谢产物会刺激胃肠黏膜。轻度中毒表现为腹泻、腹部绞痛,严重时可出现发热或脱水。部分人群食用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或红肿。
若误食少量烂姜且未出现不适,可通过多饮水加速代谢。但若食用后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孕妇、儿童或慢性病患者误食后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这类人群对毒素更敏感。购买时应选择表皮完整、无霉斑的生姜,切开后若发现内部褐变或纤维化也应丢弃。
日常储存生姜需保持干燥通风,可包裹厨房纸后冷藏。发现生姜变软、渗液或散发异味时应停止食用。烹饪前务必切除发芽或局部变质部分,健康成年人每日生姜摄入量建议不超过10克。若需长期服用姜制品,建议选择正规渠道的干燥姜片或姜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