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宜在饭后1-2小时或作为两餐间的加餐食用,避免空腹食用。
柿子含有较多鞣酸和果胶,空腹食用可能与胃酸结合形成硬块,增加胃肠负担。饭后1-2小时胃内食物部分消化,此时食用柿子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刺激。成熟软化的柿子鞣酸含量较低,更适合直接食用。未完全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较高,需放置至完全软化或与苹果等水果共同存放加速脱涩。胃肠功能较弱者应控制单次食用量,建议每次不超过200克。柿子与高蛋白食物同食可能影响蛋白质消化,建议间隔2小时以上。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柿子含糖量较高,应酌情减少主食摄入量。
食用柿子后出现胃部不适可饮用温水缓解,持续腹痛需就医排查胃石症可能。日常储存柿子可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潮湿环境导致霉变。选择外皮完整、色泽均匀的柿子,表面有黑斑或破损的柿子不宜食用。柿饼等加工品糖分浓缩,更需注意控制摄入量。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应在监护下适量食用,避免噎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