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通常可以治好,多数患儿在7-10天内可自愈。该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皮疹,重症可能出现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轻症患儿通过休息、多饮水及对症处理即可恢复。口腔疱疹疼痛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重症病例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或呼吸困难时,需立即住院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治疗。
患儿居家期间应单独使用餐具毛巾,衣物需煮沸消毒。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口腔。家长需每日检查皮疹变化,监测体温3次,保持室内通风。恢复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托幼机构患儿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疫苗接种可预防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5岁儿童完成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