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炎、脑膜炎、肺水肿和心肌炎。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但少数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患儿出现脑炎时,可能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抽搐、昏迷。脑炎可能与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通常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等症状。治疗上需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或使用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调节免疫,必要时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炎症反应。
脑膜炎患儿可能出现颈部僵硬、畏光、持续哭闹等症状,通常由病毒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表现为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或使用注射用更昔洛韦控制感染,严重时需进行腰椎穿刺减压。
肺水肿患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可能与病毒直接损伤肺组织或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治疗需立即给予氧疗,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呋塞米利尿,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多巴胺维持循环功能。
心肌炎患儿可能出现心悸、胸闷、面色苍白等症状,通常由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引起,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等症状。治疗需卧床休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或使用注射用辅酶Q10改善心肌代谢。
预防手足口病并发症需注意保持患儿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应定期消毒,避免与其他儿童共用物品。发病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发现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肢体抖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康复后仍需观察1-2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