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疱疹、手足臀部皮疹,可能伴随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典型表现主要有口腔疼痛性溃疡、手足掌面红色斑丘疹、臀部或膝盖周围皮疹、低至中度发热、精神萎靡或易激惹。
1、口腔溃疡口腔黏膜出现米粒大小水疱,多见于舌面、颊黏膜和硬腭,破溃后形成溃疡,导致进食疼痛和流涎。婴幼儿可能因疼痛拒食。这与肠道病毒直接侵袭上皮细胞有关,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症状,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
2、手足皮疹手掌、足底及指趾间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直径2-5毫米,周围有红晕,通常不痛不痒。部分患儿臀部、膝盖或肘关节周围也会出现类似皮疹。皮疹发展过程为斑疹→丘疹→疱疹→结痂,一般7-10天消退不留瘢痕。
3、发热反应约80%患儿发病初期有38-39℃发热,持续1-2天,重症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发热与病毒血症和炎症反应相关,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同时需监测是否出现嗜睡、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
4、消化道症状部分患儿出现恶心、呕吐或轻度腹泻,与肠道病毒侵袭胃肠黏膜有关。可适当补充补液盐III预防脱水,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若出现频繁呕吐、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
5、并发症征兆少数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表现为持续高热、心率增快、四肢发凉,甚至出现惊厥、呼吸困难等脑炎或肺水肿症状。此时需立即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并住院进行生命支持治疗。
患儿居家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皮疹。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避免酸性食物刺激溃疡。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衣物需每日煮沸消毒。隔离期至少2周,直至所有疱疹结痂。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呼吸和肢体活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