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患者的睡眠时间可能会减少,也可能出现睡眠时间增加的情况,具体与疾病发作类型有关。双相障碍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睡眠紊乱是其常见症状之一。
躁狂发作期间,患者通常表现为睡眠需求显著减少,可能仅需3-4小时睡眠即感到精力充沛,同时伴随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症状。这种睡眠减少与大脑神经递质异常活跃有关,患者常因过度兴奋而难以入睡或早醒。抑郁发作时则可能呈现相反表现,部分患者出现睡眠过多,每天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仍感疲惫,但更多患者会因情绪低落伴随入睡困难、睡眠浅或早醒等失眠症状,导致实际睡眠时间缩短。
混合发作状态下,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睡眠减少与睡眠质量下降的复杂表现,如夜间频繁觉醒或昼夜节律紊乱。长期睡眠紊乱可能加重情绪波动,形成恶性循环。若患者出现持续睡眠异常,需警惕是否为疾病复发的早期信号。
建议双相障碍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和夜间强光刺激,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类药物改善睡眠。定期复诊并配合心理治疗有助于稳定情绪和睡眠节律,家属应协助记录睡眠日志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