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吃药后还痒可通过调整药物、冷敷止痒、避免抓挠、排查诱因、加强保湿等方式缓解。荨麻疹可能与过敏反应、感染、物理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风团、瘙痒等症状。
1、调整药物若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后瘙痒未缓解,可咨询医生更换为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或依巴斯汀片。部分患者需联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调节免疫,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2、冷敷止痒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瘙痒部位5-10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红肿。冷敷后涂抹炉甘石洗剂,其氧化锌成分能保护皮肤屏障。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冻伤,每日冷敷不超过3次。
3、避免抓挠抓挠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更多组胺,加重风团扩散。可剪短指甲或佩戴棉质手套,夜间瘙痒明显时可遵医嘱口服富马酸酮替芬片抑制夜间瘙痒介质释放。
4、排查诱因记录饮食、接触物及环境变化,常见诱因包括海鲜、尘螨、花粉等。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进行血清IgE检测,明确过敏原后避免接触。物理性荨麻疹需减少摩擦、压力等刺激。
5、加强保湿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乳如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修复受损皮肤屏障。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碱性肥皂。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化纤织物摩擦。
荨麻疹患者需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床单被褥定期高温清洗。饮食宜清淡,暂忌食辛辣、酒类及含组胺高的食物如菠萝、番茄。若瘙痒持续超过6周或伴发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是否存在过敏性休克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日常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运动后需及时清洁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