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感染的诊断主要通过乙肝五项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检查、肝穿刺活检等方式进行。乙肝通常由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可能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1、乙肝五项检测乙肝五项检测也称为乙肝两对半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存在乙肝病毒感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则表明具有免疫力。乙肝e抗原阳性通常代表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可反映既往或现症感染。该检测是筛查乙肝感染的基础方法。
2、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可直接测定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含量,反映病毒复制情况和传染性强弱。检测结果高于参考值提示病毒复制活跃,需要抗病毒治疗。该检测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进展风险,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3、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升高可能出现黄疸,白蛋白降低可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受损。该检查可评估肝脏损伤程度,但不能直接诊断乙肝感染。
4、肝脏超声检查肝脏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回声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肝硬化、肝纤维化、肝内占位性病变等并发症。该检查无创、便捷,可作为常规随访手段,但不能直接确诊乙肝感染,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5、肝穿刺活检肝穿刺活检是在超声引导下获取少量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直接评估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分期。该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操作,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采用。检查后需要卧床休息,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
乙肝感染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豆制品等,限制高脂肪食物。绝对禁酒,避免使用损肝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标,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