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反流性胃炎通常由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长期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辛辣、酸性食物,少量多餐,睡前2小时禁食。减少胃酸分泌刺激,降低胃内压力。
2、药物治疗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黏膜防御功能下降有关,通常表现为烧心、反酸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莫沙必利等药物。
3、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抬高床头15-20厘米。减少腹压增高因素,改善食管清除功能。
4、手术治疗可能与严重食管裂孔疝、药物治疗无效有关,通常表现为顽固性反流、食管狭窄等症状。可考虑胃底折叠术、内镜下抗反流手术等。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紧束腰带,餐后适当活动有助于改善症状,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