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疾病可能引发抑郁症,常见诱因包括慢性疼痛、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病变及严重器官功能障碍。
1、慢性疼痛长期疼痛如关节炎、偏头痛会持续消耗心理资源,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建议通过物理治疗缓解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度洛西汀、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物。
2、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疾病会干扰神经递质平衡。表现为持续疲劳和情绪低落,需针对原发病治疗,配合舍曲林、氟西汀等药物改善抑郁症状。
3、神经系统病变帕金森病、脑卒中可能直接损伤情绪调节脑区。患者易出现反应迟钝和兴趣减退,需神经科与精神科联合治疗,可使用文拉法辛或米氮平。
4、器官功能障碍心衰、尿毒症等重症患者因身体机能受限产生无助感。建议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严重时可短期使用艾司西酞普兰。
躯体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情绪评估,保持适度社交活动,均衡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