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过敏可通过回避过敏原、局部护理、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等方式缓解。过敏通常由食物摄入、接触刺激物、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倾向等原因引起。
1、回避过敏原排查并停止食用可能致敏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环境过敏原。哺乳期不建议自行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过敏原检测。
2、局部护理皮肤出现红疹或瘙痒时,可用冷敷缓解症状,选择无香料添加的保湿霜护理。避免抓挠引发感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3、抗组胺药物严重过敏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组胺药,这类药物哺乳期安全性较高。禁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制剂,可能减少乳汁分泌。
4、免疫调节反复过敏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可检测血清IgE水平。医生可能建议服用维生素D或益生菌调节免疫,严重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
哺乳期出现过敏应记录饮食日记,观察宝宝是否出现湿疹等交叉过敏反应,必要时儿科与过敏免疫科联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