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后期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环境、药物控制、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发热通常由感染、肿瘤热、药物反应、深静脉血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额头腋窝,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建议配合退热措施。
2、调整环境保持室温22-24摄氏度,湿度50%-60%,减少被褥厚度。发热期间每2小时协助翻身拍背预防压疮。
3、药物控制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适用于肿瘤热。需监测肝肾功避免药物蓄积。
4、病因治疗感染性发热需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肿瘤热可尝试沙利度胺。深静脉血栓需低分子肝素抗凝,药物热则停用可疑药物。
建议记录体温变化曲线,每日监测电解质平衡,选择高蛋白流质饮食补充消耗,出现寒战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