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具有补虚疗损的作用,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脾虚食少、肺虚喘咳、肾虚遗精等症状,也可遵医嘱搭配白术、党参、黄芪、熟地黄等药物增强疗效。建议根据体质合理食用,脾胃湿热者慎用。
一、食物1. 健脾益气山药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成分,能促进消化吸收,适合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
2. 益肺止咳山药黏液蛋白可润滑呼吸道,缓解干咳无痰症状,对肺虚久咳有辅助改善作用。
3. 固肾涩精山药中的薯蓣皂苷有助于调节肾功能,对肾虚引起的夜尿频多、遗精滑泄有一定效果。
4. 调节血糖山药多糖可能帮助延缓糖分吸收,糖尿病患者可适量作为主食替代品。
二、药物1. 白术与山药配伍增强健脾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导致的肢体困重、大便溏薄。
2. 党参补中益气协同山药,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乏力、面色萎黄。
3. 黄芪补气升阳配合山药,用于肺脾气虚所致的反复感冒、自汗盗汗。
4. 熟地黄滋肾填精联合山药,调理肝肾亏虚导致的腰膝酸软、耳鸣目眩。
新鲜山药建议蒸煮食用,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克以内,搭配五谷杂粮效果更佳。出现明显虚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药物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