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仍可能怀孕,但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怀孕概率主要与泌乳素水平控制、排卵功能恢复、垂体瘤治疗、内分泌调节等因素有关。
1、泌乳素控制溴隐亭等药物可降低泌乳素水平,恢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伴随月经紊乱时需监测激素六项,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泌乳素。
2、排卵恢复当泌乳素降至正常范围后,多数患者可恢复自发排卵。持续无排卵者可联合使用枸橼酸氯米芬等促排卵药物,超声监测卵泡发育。
3、垂体瘤处理垂体大腺瘤需经蝶窦手术切除,微腺瘤可药物控制。肿瘤压迫视交叉导致视野缺损时需优先手术,术后仍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
4、内分泌调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继发因素需同步纠正。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改善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者需添加抗雄激素治疗。
建议备孕前完成垂体MRI评估,妊娠期需调整药物剂量并加强产科随访,避免突然停药引发垂体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