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BO溶血症状主要包括黄疸、贫血、肝脾肿大、嗜睡等,严重时可出现核黄疸。该症状通常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需根据严重程度采取光疗、输血等干预措施。
1、黄疸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黏膜黄染,由红细胞破坏后胆红素升高导致。轻度可通过蓝光治疗,中重度需输注白蛋白或换血,常用药物包括苯巴比妥、茵栀黄口服液、人血白蛋白。
2、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导致面色苍白、喂养困难,与红细胞大量溶解有关。需监测血红蛋白浓度,严重时输注洗涤O型红细胞,可配合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3、肝脾肿大红细胞在肝脾内异常破坏导致器官代偿性增大,触诊可发现腹部包块。需超声评估脏器程度,必要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配合使用腺苷蛋氨酸、复方甘草酸苷等护肝药物。
4、神经系统症状胆红素脑病可表现为肌张力异常、尖叫或抽搐,提示核黄疸风险。紧急处理需换血疗法,药物干预包括人免疫球蛋白、白蛋白联合苯巴比妥镇静。
家长需每日监测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及精神状态,坚持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避免使用磺胺类等加重溶血的药物,发现异常及时新生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