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精症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治愈概率与病因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有内分泌紊乱、生殖道感染、精索静脉曲张、遗传因素等。
1、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睾酮分泌不足,表现为精子密度低于1500万/毫升。可通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睾酮替代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绒促性素、十一酸睾酮胶丸、枸橼酸氯米芬。
2、生殖道感染慢性前列腺炎或附睾炎可能引发生精功能障碍,常伴随会阴部胀痛。需进行病原体针对性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
3、精索静脉曲张阴囊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睾丸温度升高,可能使精子浓度下降超过50%。重度患者需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轻度可采用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静脉活性药物。
4、遗传因素Y染色体微缺失或克氏综合征等遗传异常可能造成不可逆生精障碍。建议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必要时选择供精人工授精等辅助生殖技术。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温环境,适当补充锌、硒等微量元素,定期复查精液常规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