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值21-22毫米汞柱不一定是青光眼。青光眼的诊断需结合视神经检查、视野缺损等综合评估,眼压升高可能与生理波动、高眼压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等因素相关。
1. 生理波动昼夜眼压正常波动范围为3-6毫米汞柱,测量时间、体位或仪器误差可能导致暂时性偏高,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复查。
2. 高眼压症长期眼压超过21毫米汞柱但无视神经损害,可能与角膜厚度偏厚、激素使用有关,需每3-6个月监测视神经及视野变化,必要时使用降眼压药物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
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房水排出通道病变有关,早期可无自觉症状,随病情进展出现视野缺损,需终身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等药物控制眼压,严重者需行小梁切除术。
4. 继发性青光眼由眼外伤、葡萄膜炎、糖皮质激素使用等导致,表现为眼痛、视力下降,需针对原发病治疗,联合布林佐胺滴眼液降低眼压,急性发作时需急诊处理。
建议避免长时间低头、一次性大量饮水等可能升高眼压的行为,出现视物模糊或虹视现象时及时就诊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