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愈合可能由感染、血供不足、固定不稳定、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清创、植骨术、更换固定方式、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
1、感染开放性骨折或术后伤口感染可能导致骨痂形成受阻。需手术清创联合抗生素治疗,表现为红肿热痛伴脓性分泌物。可选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
2、血供不足严重软组织损伤或血管病变影响骨折端血液供应。需采用带血管蒂骨移植术,常见于胫骨中下段骨折,伴随肢体远端皮温降低。可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等。
3、固定不稳定内固定物松动或外固定支架失效导致断端异常活动。需重新手术更换为锁定钢板或髓内钉固定,多发于粉碎性骨折患者,活动时出现骨擦音。
4、营养不良蛋白质和钙摄入不足影响骨基质合成。需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常见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钙磷检测异常。可配合碳酸钙、骨化三醇、阿仑膦酸钠等药物。
建议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及适量鱼肉摄入,避免吸烟饮酒,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