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有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病药、抗生素等。药物诱发心律失常的机制包括影响心肌电生理、电解质紊乱或直接心脏毒性。
1、洋地黄类地高辛等药物过量会抑制钠钾泵导致细胞内钙超载,表现为室性早搏或房室传导阻滞。出现中毒症状需立即停用并监测血药浓度。
2、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本身可能致心律失常,与延长QT间期相关。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心电图,避免与其他延长QT间期药物联用。
3、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喹硫平等通过阻断钾通道延长QT间期,可能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高危患者用药前应评估心电图和电解质。
4、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可干扰心脏离子通道,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使用时需警惕心悸症状。
使用上述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心电图,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致心律失常药物,出现心慌、晕厥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