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疏肝解郁、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滋补肝肾等,需结合个体体质辨证施治。
1、疏肝解郁适用于肝气郁结型酒精肝,表现为胁肋胀痛、情绪抑郁。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可配合针灸太冲、期门等穴位。需戒酒并保持情绪舒畅。
2、健脾化湿针对脾虚湿困型,症状见腹胀、食欲不振。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可健脾利湿,辅以艾灸足三里。日常需避免生冷油腻饮食。
3、活血化瘀用于气滞血瘀型,常见肝区刺痛、面色晦暗。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改善微循环,配合丹参、三七等药材。需监测肝功能变化。
4、滋补肝肾针对肝肾阴虚型,症见口干失眠、腰膝酸软。一贯煎或杞菊地黄丸可滋阴养肝,辅以按摩肝俞穴。长期饮酒者需逐步减量。
中医治疗期间应严格戒酒,定期复查肝功能,配合低脂高蛋白饮食及适度运动,重症患者需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