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坏死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颜色改变、疼痛、溃烂及功能障碍,发展过程可分为早期缺血期、进展期坏死期和终末期修复期。
1、颜色改变早期缺血表现为皮肤苍白或青紫,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可能由冻伤、动脉栓塞等引起。需解除压迫并改善微循环。
2、剧烈疼痛缺血进展时出现针刺样疼痛,常见于糖尿病足、烧伤等。需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同时治疗原发病。
3、组织溃烂坏死期皮肤发黑、溃烂伴渗液,多见于压疮、坏死性筋膜炎。需清创后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功能丧失终末期可出现感觉麻木、关节活动受限,需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并行皮瓣移植修复。
日常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受压,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出现皮肤变色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