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可通过血培养、炎症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方法确诊。败血症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结果综合判断。
1、血培养: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需在抗生素使用前完成采样,必要时重复进行以提高检出率。
2、炎症标志物: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指标。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对细菌性败血症有较高特异性,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
3、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CT等定位感染灶。腹部超声可排查腹腔脓肿,胸部CT能发现肺部感染灶,对明确败血症原发病灶有重要价值。
4、病原学检查:采用PCR、宏基因组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检测病原体。适用于血培养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败血症的情况,能缩短诊断时间。
出现寒战高热等疑似败血症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检查前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