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不孕的成功率因人而异,主要与病因类型、个体体质、治疗周期、医患配合度等因素有关。多数功能性不孕患者通过规范调理可改善,器质性病变需结合现代医学干预。
1、病因类型功能性不孕如排卵障碍、宫寒等,中医通过补肾调经、温宫散寒等方法效果较显著;输卵管阻塞等器质性问题需联合手术。
2、个体体质阳虚体质者艾灸配合右归丸疗效较好,痰湿型多用苍附导痰汤加减,辨证准确是疗效关键。
3、治疗周期月经周期调理通常需3-6个月,卵巢功能低下者可能需持续治疗1年以上,需保持治疗连贯性。
4、医患配合严格遵医嘱用药针灸,配合饮食禁忌(如忌生冷)、规律作息可提升疗效,中途放弃易影响效果。
建议夫妻同查同治,治疗期间监测基础体温和排卵情况,必要时结合超声检查评估疗效,器质性病变需优先解决解剖学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