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治疗可通过胃肠减压、药物治疗、液体复苏、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 腹痛早期表现为阵发性绞痛,随着病情进展可能转为持续性疼痛,严重时出现腹膜刺激征。治疗需禁食并胃肠减压,药物可选用山莨菪碱、曲马多、哌替啶缓解痉挛性疼痛。
2. 腹胀腹部膨隆伴肠型可见,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亢进或消失。需留置鼻胃管减压,静脉补充电解质,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
3. 呕吐高位梗阻早期出现频繁呕吐胃内容物,低位梗阻呕吐出现较晚且含粪样物。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呕吐严重者可予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等止吐药物。
4. 停止排便排气完全性梗阻表现为肛门停止排便排气,部分梗阻可有少量排气。需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明确梗阻部位,必要时行剖腹探查术解除机械性梗阻因素。
肠梗阻患者应绝对禁食,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避免食用粗纤维及产气食物,恢复期可进行适量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