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十大特征包括异常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免疫逃逸、基因组不稳定、能量代谢异常、抗凋亡能力增强、炎症微环境、表观遗传改变和异质性。
1、异常增殖:肿瘤细胞失去正常生长调控,表现为不受控分裂。可能与原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有关,可通过病理活检确诊。
2、侵袭转移: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或通过淋巴/血液转移至远端器官。常见转移靶器官包括肺、肝、骨和脑。
3、血管生成:肿瘤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新生血管形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可用于治疗。
4、免疫逃逸:通过PD-L1表达等机制逃避免疫监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阻断该通路激活T细胞抗肿瘤反应。
5、基因组不稳定:DNA修复缺陷导致基因突变累积。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可考虑PARP抑制剂治疗。
6、能量代谢异常:肿瘤细胞依赖糖酵解供能。PET-CT利用此特性通过FDG摄取显像定位病灶。
7、抗凋亡能力:BCL-2蛋白过表达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维奈克拉等BCL-2抑制剂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8、炎症微环境: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IL-6等促炎因子。非甾体抗炎药可能降低部分癌症发生风险。
9、表观遗传改变:DNA甲基化或组蛋白修饰异常调控基因表达。去甲基化药物阿扎胞苷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0、异质性:肿瘤内存在基因型和表型差异的亚克隆群体。液体活检可动态监测耐药突变出现。
定期体检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持续疼痛或异常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