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下的小包可能与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良性肿瘤或HIV感染相关淋巴结病变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1、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导致囊肿形成,表现为无痛性皮下肿块。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继发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2、淋巴结肿大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伴随压痛和局部红肿。针对原发病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
3、良性肿瘤如脂肪瘤或纤维瘤,生长缓慢且质地柔软。体积增大影响功能时需手术切除,无须药物干预。
4、HIV相关病变HIV感染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常伴有发热、体重下降。需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诊后启动抗病毒治疗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或多替拉韦。
发现耳垂下方肿块持续不消或伴随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感染科或普外科完善检查,日常避免反复触摸刺激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