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采取降压、止血和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措施。脑出血多由高血压、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引起,护理重点在于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卧床休息、控制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是急性脑出血护理的首要任务。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观察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血压过高可能导致再次出血,需使用降压药物如硝普钠、拉贝洛尔或乌拉地尔控制。意识状态恶化或瞳孔异常提示颅内压升高,需及时使用甘露醇、呋塞米或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预防肺部感染至关重要。患者应取侧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有利于静脉回流和降低颅内压。定期吸痰,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氧气治疗可改善脑组织缺氧,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5%以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阿莫西林或左氧氟沙星可降低感染风险。
3、营养支持是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急性期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补充能量和蛋白质,后期逐步过渡到经口饮食。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为主,如鸡蛋、鱼肉、牛奶、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引起咳嗽和血压波动。定期监测电解质和血糖水平,及时纠正异常。
4、康复训练应从急性期开始,循序渐进。卧床期间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病情稳定后逐步开展主动运动训练,如翻身、坐起、站立和步行。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失语和记忆力障碍。康复训练应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劳累和跌倒。
急性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康复科和营养科。通过密切监测、及时治疗和全面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家属应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学习基本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