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对称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呼吸肌麻痹。
1、对称性肢体无力:
多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双下肢远端对称性肌力减退,呈进行性向上发展,可在数小时至数日内累及上肢和躯干肌群。典型表现为从足部开始上升的弛缓性瘫痪,严重者可导致完全性四肢瘫痪。肌力下降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常伴有肌张力减低。
2、感觉异常:
约80%患者会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感觉障碍,表现为肢体远端麻木、刺痛或蚁走感。客观检查可见振动觉和关节位置觉减退,但痛温觉相对保留。感觉症状通常较运动症状轻微,且恢复较快。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血压波动、心律失常、出汗异常和胃肠道功能紊乱。严重者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尿潴留或肠梗阻。自主神经症状源于周围神经自主纤维受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4、反射减弱或消失:
腱反射普遍减弱或消失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尤以踝反射最早消失。随着病情进展,膝反射、肱二头肌反射等深反射均可受累。反射改变与运动障碍程度平行,是判断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
5、呼吸肌麻痹:
约25%患者会发展为呼吸肌无力,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无力、语音低沉。严重者需机械通气支持。呼吸衰竭是本病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发病后1-2周内,需密切监测肺功能和血气分析。
患者在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挛缩。恢复期可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如被动关节活动、低频电刺激等物理治疗。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定期复查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出现呼吸困难或吞咽障碍时应立即就医。